一场盛会无锡股票配资,平安是最根本的保障。在即将到来的成都世运会中,成都市公安局东部新区分局将承担10个大项目、17个小项的比赛活动以及世运村(A区)、主媒体中心、闭幕式安保任务。
安保工作有多细致?7月初,记者跟随东部新区公安分局丹景派出所副所长马廷良的脚步进行了实地探访,他随身带着的皮尺让人好奇。
一卷“皮尺”里的细致作风
平安用脚走用心守
烈日当空,记者和马廷良来到一处空地,在世运会期间,这里将是徒步定向比赛的冲刺区域。
“你觉得这里可以容纳多少人?”马廷良发问。“500人左右吧!”记者回答了个大概。马廷良摇了摇头说,“这块区域看似较大,但形状并不规整,到时候还有各种设施、设备到场。”话毕,马廷良拿出皮尺,和队员开始对区域进行细致测量,详细记录各种数据,根据实际踏勘的情况进一步完善安保方案。
展开剩余80%在前不久的一次实地踏勘中,马廷良发现筹办运动员之夜的场地存在大量异形花坛、景观水池等复杂地形,其实际占地面积可能不足以承载预估的5000人。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拿出随身的皮尺,带着同事,一点一点丈量,一笔一笔计算,最终得出该区域实际安全容量为2500人的结论,为科学部署警力,保障活动安全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数据支撑。
“皮尺”的作风贯穿马廷良工作始终,为便于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点位的具体位置,他和同事共同加班学习测绘制图,自制具体的点位分布图,同时为每个点位预制应急方案,配备警力构成。“出得了现场,坐得住案头”成了马廷良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马廷良的“皮尺”,量出的不仅是数据,更折射出东部新区公安分局一直以来对全警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的要求。正如马廷良常常对自己的队员强调的那样:“平安得用脚走出来、用数据算出来、更得用心守出来。”
一场实战里的经验总结
靠前工作践行主动警务
半个多小时对定向越野赛事场地的踏勘,让马廷良满头大汗。
在世运会安保中,他将承担世运会定向越野赛事、世运广场、运动员之夜、闭幕式相关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场地基础信息的采集、安保方案预案的制定、安保力量的培训、开展各种模拟演练等。
“活动每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潜在风险点和应对预案,我都十分清楚,压力还是很大,但心里不慌了。”马廷良笑着说道。这些不仅是马廷良个人经验的增长,更是东部新区公安分局安保工作精细化、规范化水平提升的生动体现。
在去年的世园会安保任务中,东部新区第一次承办大型活动,彼时,刚成立不足五年的东部新区公安分局,缺少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经验,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不知道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马廷良回忆道,通过世园会实战,总结出这样的经验:不能遇到问题再来解决问题,要对潜在的风险提前研判,准备充足的处置预案。
这样的安保经验可总结为,践行主动警务,靠前工作,将“事后救火”变为“源头治理”。以场地的施工为例,从施工单位入驻那一天起,马廷良就为每个工地建立了台账,审核施工人员背景,主动对接沟通工程进度,提前介入管理,工地矛盾纠纷总量大幅下降。
一张“智网”里的智慧守护
空地配合一体巡逻
东部新区腹地坐落着成都天府机场,作为成都世运会参赛人员、国际友人抵达的第一站,净空保护一直是安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马廷良告诉记者,“以前的无人机反制措施,操作过程相当复杂,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有时候警力到了,无人机操控人员早已不见踪迹。”
在此次世运会安保中,东部新区公安分局引入了5G-A无人机反制平台。它能实现搜索、定位、反制情况一屏展示,如同编织了一张无形的智能防御网,就像在净空区域罩上了一个罩子,大幅提升管控效率和精度。
头顶有智能防御网,地面则有无人巡逻车,构建起空地一体巡逻模式。这些“铁搭档”不仅能够按照预设路线执行全天候巡逻任务,有效分担基础性巡逻勤务工作,还能化身“后勤尖兵”,灵活穿梭于各执勤点位,高效完成各点位间的物资配送任务,确保装备补给和餐饮供应及时到位。
“以前做安保,靠双脚巡逻守护,脑海里的安保图是平面的,现在每天看无人机巡逻画面,闭上眼,脑海里的安保地图更加立体。”马廷良说。
从世园会到世运会,从一卷皮尺到智慧警务,马廷良和东部新区公安将再一次接受考验。
人物简介
马廷良,38岁,成都市公安局东部新区分局丹景派出所副所长。从警15年,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3次、“优秀公务员”3次、“个人三等功”3次、成都市两优一先“优秀党务工作者”1次、“个人二等功”1次。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王文群 记者 何良 摄影 何良 视频 何良 陈恬 编辑 曾雪柔无锡股票配资
发布于:四川省金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